美国科技博客The Next Web列举了2013年最有创意的12个健康app。从这个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趋势:app的基础建设阶段已经完成,接下来的将是上层建设阶段。
在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他提出全新的产品需要逐步升级,从功能性、可靠性、便捷性和价格上满足用户。这正是健康app在前几年iPhone、iPad刚刚推出时的功课。经过了数年的发展后,这些基本上已经大功告成,app也开始从满足用户的物质需求,转向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
比如,在前几年最受欢迎的app之一是耐克的Nike+ Running,这款app可以让用户精确的记录下自己运动的距离、速度和时间。但在2013年,如果你还在使用Nike+ Running,那你就out了。今年,最in的app是Yog和Zombies, Run!。
Yog走的是跑步加社交路线。它除了可以记录跑步的数据之外,还可以帮助用户邀请友人或陌生人与自己一起跑步。Zombies, Run!则在跑步之中融入了近年来最流行的“游戏化”元素。顾名思义,Zombies, Run!让用户觉得自己正在被僵尸追逐,以此来增加跑步的乐趣和动力。
除了跑步之外,饮食和收集健康数据在前几年也都出现了数个热门的app。在今年,这些领域也经历了和跑步app一样的革新。在饮食方面,像Thryve一样的app不再强调计算卡路里,而是通过记录用户的满意度和食物种类来调动用户的情绪,让其自觉的吃更多种类的食物。在收集健康数据方面,像Notch一样的app不是传统的自己收集数据,而是通过整合其他设备收集的数据,将数据变成可爱的数据图。
从这些app的出现我们可以看到,要想成为一款被大众接受的app,不但需要满足正常的功能性需求,更需要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