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手术之后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并不少见,严重的时候经常会需要急救。术后早期在 CICU 时有持续心电监测,虽然现在很多单位的病房里也配备了 24 h 无线遥测心电监测装置,但多数普通病房里是没有的。绝大多数是在患者按呼叫铃说不舒服时,护士小姐才匆匆忙忙拉过来心电图机器看一下(在心血管病区还好些,多数病区可能还得打电话给心电图值班医生,等他们来做床旁心电图至少半小时以上了)。
儿童患者不会主诉,往往严重心律失常早期发现不了,直至出现晕厥、呼吸暂停才会被家长发现。住院期间如此,更别提患者出院回家之后了。尤其是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婴儿、小儿患者可能在吃地高辛或胺碘酮的,碰到一些奇葩的家长连心率都不会数的,只能在心里祈祷了。
在 haodf 网站上随访的患者经常会抱怨「心脏乱跳」或不舒服,让他们去医院做心电图,不是嫌远就是嫌麻烦,或者去了之后心律失常已经「恢复」了。所以说,对于术后心律失常的随访真是老大难问题,不是我不想,「实在做不到啊」!
因此这次一看到 dxy 发起的掌上心电测评活动,我立即报名参加,也有幸入选体验官。闲话少说,直入正题。
一、硬件和安装
1. 收到快件后拆开外包装,记录仪包装大约比《新华字典》稍大,包装严实。
2. 附有新手指南,操作过程简单。
3. 拆开后内容物包括 1 套心电导线、10 个一次性心电极贴片、1 个便携袋。
4、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下载「掌上心电」app,完成注册。
二、使用测评
1. 软件功能可以设定记录方式「手动模式、记录 30 秒、记录 60 秒」、「屏幕适配」、「忽略滤波器开关」、「报告发送方式」、「报告内容」、「同步发送」、「S health 同步」等设置项目。
2. 连接手机 usb 接口,连接指示灯呈绿色闪烁后,扣好 2 个电极片,准备测试:
测试 1(本人):保持坐姿,电极片分别放置在右锁骨下和左下腹,按开始记录心电图。我选择是「记录 60 秒模式」。采集结束后进入「健康报告」界面。可重复播放心电图记录也可以预览心电图(可另存为图片保存在本地手机上)。测试 2 和测试 3 分别在 2 位 CCU 心脏术后患儿(年龄分别是 1 岁和 2 月)身上记录,都处于中度镇静、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下的状态。过程同前不再赘述。
三、体验感受
1. 我用的手机是 HTC newONE,硬件安装方便,软件使用也很友好。但有其他测评体验官使用的是华为手机在安装测试过程中出了麻烦,目前还不知道是软件问题还是硬件问题。
2. 由于是便携式的,所以只有 2 个电极。按照说明书所述一个在左下腹一个在右锁骨下,并没有说明导联。根据心电图基础知识和所描记的心电图,符合 II 导联的特点。本人脑洞开了一下,分别把右上电极换到了左上和心前区,所得心电图都是呈 qR+倒置 T 波(如图)。由此猜测机器描记原理并非是简单的电极,所以只能按说明书方法记录 II 导吧。
3. 关于抗干扰能力,对于只有两个电极没有地线的情况下,对这个机器的要求真的不能太高。基线干扰和不稳定是经常的,所以需要测试人配合安静勿动。测试 1 描测的心电图除了只有一个导联的限制之外,基本可以满足各项心电图数据的测量。
测试 2 和 3 都是处于深度镇静气管插管的小儿,出现两个问题:1. 小儿腹软且腹部动度较大导致呼吸波干扰明显,所以建议把左下腹电极片贴到左髂部或左股部外侧;2. 基线干扰更加明显,这时本人手握患儿左下肢后基线干扰消失,对心电记录波形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四、小结
总体来说 snapECG 还是比较方便、可靠的便携民用 ECG 监测产品,成人和儿童都适合使用。软件自带的分析报告和风险评估仅供参考。还是建议结合网络咨询和远程随访,对一些特定患者是非常便捷的。我相信对于一些需要长期随访的心律失常高风险因素的患者、长期服用地高辛胺碘酮抗抑郁药的患者、已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以及一些不会数心率的患者,相对于门诊随访的不便还是很有购买价值的(至少比一些家属在某宝上买的便携氧饱和度指套要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