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 BI 肺健康高峰论坛:聚焦四大肺疾病诊疗热点

2016-08-10 11:28 来源:丁香园 作者:Hand
字体大小
- | +

2016 年 8 月 7 日,第二届勃林格殷格翰(BI)肺健康高峰论坛于广州隆重召开。作为会议主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钟南山,带领海峡两岸专家,围绕近年来呼吸道疾病领域热点话题,包括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疗的创新药物与研究、治疗领域的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在开场致辞上,钟南山院士回顾了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哮喘和间质性肺疾病四大肺部疾病的治疗领域热点,指出肺部疾病临床诊疗正不断地发展,「今天的高峰论坛邀请到海内外专家同道将展示各自领域的最新结果与进展,希望我们通过接触这些热点话题,能够对临床诊疗实践有更前瞻性的指导意义。」

399882479647376276.jpg

创新研发与真实世界数据 致力于肺健康

会议伊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总部医学事务呼吸病组长 Norbert Metzdorf 博士上台介绍了其全线的呼吸产品研发概况。

深耕于呼吸领域药物创新与研发的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以下简称 BI )每年在药物研发领域投入约 30 亿欧元,在全球药企中遥遥领先。Norbert 博士表示,呼吸系统疾病仍旧是一个未满足而需求高的领域,因此,BI 未来的发展重点仍然会在呼吸系统领域更深入地挖掘循证医学证据。

742889958180893188.jpg

而在循证医学时代,随机对照试验(RCT)不再是唯一的方法和证据,来自真实世界的研究数据将与 RCT 一起成为「最佳证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孙鑫教授认为,对于循证医学来说,「真实世界研究的证据」能够解答 RCT 可能无法解答的治疗问题(安全性、疗效性、依从性、异质性和个体化治疗),也能够通过不同研究设计来验证非治疗问题(预后与预测、诊断性检查的准确性)。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暨附设医院内科部副主任、呼吸治疗学系主任夏德椿教授向在场同行介绍了 PIONEER 研究,这项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在亚洲 NSCLC 患者中超过 50%。

LUX-Lung7 研究对比了不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安全性与疗效性。其结果显示,第二代 TKI(阿法替尼)较第一代 TKI(吉非替尼)显著降低进展风险和治疗失败风险,并具有更好的长期获益。产生耐药性时间更晚,同时对肝功能影响更小。

慢阻肺治疗的新时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全世界 40 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 4% ~ 10%。

首版 GOLD 指南即推荐短效支气管舒张剂(SAMA + SABA)联合用于慢阻肺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的治疗。随着长效支气管扩张剂,LAMA(噻托溴铵)、 LABA 等药物的出现,让 LABA 联合 LAMA 的长效双支扩剂治疗成为可能。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科主任蔡绍曦教授认为,双支扩剂将带领慢阻肺治疗走进新时代,「虽然双支扩剂仍是目前 GOLD 指南中的次选方案,但包括 VIVACITO、OTEMTO、TONADO、ILLUMINATE 和 FLAME 等大量研究数据已经提示,LABA + LAMA 将给患者提供更佳的肺功能改善和更好地预防急性加重的出现,将会使慢阻肺治疗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尽管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更积极的干预策略不断应用于慢阻肺治疗,但到疾病进展到晚期时,其治疗效果仍欠佳,病死率、再住院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对早期慢阻肺患者进行干预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多项研究已表明,慢阻肺早期肺功能进展更快, GOLD 1 ~ 2 级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年下降速率较 GOLD 3 ~ 4 级病情严重者更为迅猛。

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钟南山院士、冉丕鑫教授牵头的 Tie - COPD 研究,是一项观察噻托溴铵长期治疗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的多中心研究。

本届论坛首次公布了 Tie - COPD 的研究结果。初步结果显示,噻托溴铵能够显著改善慢阻肺早期患者的 FEV1 谷值,峰值和 FVC,降低 FEV1 峰值年下降率,持续改善患者 CAT 评分,AECOPD 发生风险更低,而其安全性与安慰剂相当。

552385599326053755.jpg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以慢阻肺为代表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之一。随着对气道黏液高分泌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知其远远超过单纯临床症状的范畴,除对症治疗外,祛痰在慢阻肺治疗中还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内科主任文富强教授提出,临床数据显示 20% ~ 40% 慢阻肺患者存在嗜酸粒细胞(EOS)气道炎症,并且,使用痰 EOS 能预测 ICS 在慢阻肺患者中的疗效,同时有许多的研究发现外周血嗜酸性细胞直接计数(血 EOS)也许同样可以预测 ICS 在慢阻肺治疗中的作用。

WISDOM 事后分析发现,继续使用 ICS 可以降低血 EOS ≥ 300 个 / µL 或 ≥ 4% 患者(研究人群的 20%)的中或重度急性加重的发生率。

血 EOS ≥ 2% 患者 ICS 撤药后 AECOPD 风险的增加主要是由于 EOS ≥ 4% 患者所产生,此分析结果让这个话题的讨论更加火热。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血 EOS 有可能成为慢阻肺治疗的新生物标志物,然而还需要更多前瞻性的研究去证明以及找到合适的截断值。

支气管哮喘诊治:丰收的一年

「2016 年是国内外哮喘指南丰收的一年」,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呼吸内科及变态反应疾病诊治中心主任陈萍教授说道。

其中,2016 GINA 指南在哮喘治疗上第 3 级治疗上新增一种 ICS/LABA 治疗选择、第 4、5 级治疗上新增噻托溴铵适用人群年龄扩展至 12 岁以上哮喘患者、第 5 级治疗上新增美泊利单抗用于治疗严重嗜酸性粒细胞哮喘(≥ 12 岁)的表述等;

2016 西班牙指南的明显更新是在成人哮喘长期治疗上分为 6 级,每一级治疗均有首选;

2016 中国成人哮喘指南明确了长期治疗中每一级治疗的优选治疗;

2016 中国儿童哮喘指南严重度分级标准和治疗方案分级更新,采用 < 6 岁和 ≥ 6 岁这两个年龄分层进行治疗,首次提出难治性哮喘。

532963172903455592.png

随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郑劲平教授详细讲解了抗胆碱能药治疗哮喘的悠久历史及其在支气管哮喘上的治疗作用。

在哮喘急性发作期,联用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改善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效果更佳、降低急性发作所致住院风险,GINA 推荐 SABA + SAMA 联用治疗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

在哮喘稳定期治疗中,ICS 未控制哮喘患者的升级治疗,研究结果显示 ICS + LAMA 疗效优于双倍 ICS;在重度急性发作风险方面,在 ICS + LABA 的基础上联用 LAMA 使重度急性发作风险下降 21%,同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此外,在动物研究中显示,抗胆碱能药物还能减轻哮喘的气道重塑。

事实上,支气管哮喘是慢阻肺最主要的鉴别诊断之一,而两者也可以「发展」出一种新的疾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瑞金医院感染病和呼吸病研究所名誉所长黄绍光教授重点讲解了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的诊断与治疗。

慢阻肺(吸烟史、进行性喘憋、不完全可逆气道阻塞)与哮喘(家族史、间歇性喘息、可逆的气道阻塞)有所异同,但慢阻肺和哮喘均可逐步发展为 ACOS ,目前发现在这两种疾病中,约有 20% 的患者存在 ACOS。

由于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治疗难度高、早期干预有利于预后,因此诊断 ACOS 非常重要。黄绍光教授呼吁,临床医师应从发病年龄、呼吸症状类型、肺功能、症状期间肺功能、病程、胸部 X 线和既往史或家族史等多个维度,来评估以准确诊断 ACOS。

间质性肺疾病:需要「正视听」的疑难病

间质性肺疾病(ILD)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多年来, ILD 在概念上不断变化,多种称谓同时存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徐作军教授特意讲解了 ILD 的定义,以正视听。

弥漫性肺疾病(diffuse lung diseases / disorders, DLD):指在肺部影像学或病理学上表现为广泛、多发性病变的疾病。包括所有肺实质和肺间质性疾病在内,病灶的定位则非常广泛。因此,DLD 主要强调病灶的广泛分布。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指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一组肺部弥漫性疾病。累及范围几乎包括所有肺部组织,但除外细支气管以上的各级支气管。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 IIPs):是一组原因不明的 ILD,包括 7 种类型。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UIP/IPF):特指肺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的 IIP,是 IIP 中的主要类型。

对于这种呼吸领域的疑难病,徐作军教授还分享了个人对 ILD 的诊断体会,通过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血清化验、HRCT、肺功能、支气管镜检查等,进行鉴别诊断。

而针对 IPF 的药物治疗,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李惠萍教授带来了临床研究的重要数据。TOMORROW 研究和 INPULSISI 研究汇总结果分析显示,尼达尼布显著减少用力肺活量(FVC) 的年下降率达约 50%,尼达尼布组的 FVC 总体校正年下降率是 -112.4 mL / year,安慰剂组是 -223.3 mL / year(差值:110.9 mL/year,P < 0.0001),这证实了尼达尼布在延缓疾病进展方面的有利效应。

与此同时,尼达尼布可减少 IPF 患者的急性加重风险 47%,尼达尼布组和安慰剂组发生至少 1 次急性加重的患者分别为 4.6% 和 8.7%(P = 0.0047)。

INPULSISI-ON 延长研究中期分析还发现,尼达尼达继续服用仍可改善 FVC 下降,在延缓疾病进展方面的治疗效果可持续长达 2 年,且尼达尼布在 FVC 占预计值百分比 ≤ 50% 或  > 50% 的患者中具有相似的疾病进展受益。

钟院士、林江涛、周新、蔡绍曦、白春学、代华平教授先后主持了本届论坛的四个专场。

在全天海内外专家们的精彩演讲后,钟南山院士为高峰论坛致闭幕辞,他非常欣喜地看到,来自肺癌、慢阻肺、哮喘和间质性肺疾病四大呼吸疾病领域所带来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和真实世界数据,对患者的诊疗有明显帮助,也对呼吸疾病领域诊疗的未来充满期盼。

93230291022413176.png

最后,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医学事务部负责人首先感谢主席及所有讲者、与会者的精彩演讲、主持与踊跃讨论,提到 BI 在呼吸疾病领域药物研发有着非常长的历史,开发了许多优秀的药物,包括在临床应用多年的洛贝林、必漱平、沐舒坦、爱全乐、可必特、思力华,等等,以及不久的未来在肺癌和肺间质病等领域都会有令人瞩目的新药,如阿法替尼、尼达尼布将上市,这将会给临床医生带去更多的治疗疾病的武器,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

同时承诺,BI 将继续秉承「创新展现价值」,与国内呼吸界人士一起携手创新研发致力于肺健康,以造福于更多的病人。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韩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