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时代到来 中国加快部署和攻坚

2016-08-10 14:02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斌 熊争艳 王敏
字体大小
- | +

今年以来,伴随中科院、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公布有关重大科研计划和政策举措,中国吹响了进军「精准医学」乃至生物经济时代的号角。

进入 21 世纪,伴随基因组研究的深入、高通量测序技术「超摩尔定律」式的发展,人类对生命有了崭新的认识,2015 年,美国提出实施精准医学计划,在全球引起强烈反响。英、法等国纷纷推出一系列研究计划。

「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革新,分子影像、手术导航和微创技术等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的进步以及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出现,都推动了精准医学时代到来。」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说。

进入 2016 年,中国有关部门加快行动:中科院宣布启动中国人群精准医学研究计划;作为新型健康技术惠民工程,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批复在全国建设 27 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国家卫计委近期公布「临床用单细胞组学技术研发」等 61 个进入「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的项目清单。

不少地方就精准医学做出部署:湖南、贵州等地出台了支持或者促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的政策措施,推动基因检测技术在重大疾病防治上的应用。

第三方基因检测机构涌现,高校、研究所和临床医院纷纷成立精准医学中心,投资机构积极参与……精准医学热席卷神州大地。临床上,精准医学正从大规模的无创产前检测、遗传病检测向肿瘤、心血管、风湿免疫等领域延伸……

要更多了解基因如何影响疾病,掌握的基因组数据越多越好。3 月 20 日,华大基因宣布完成全球第一个 100 万例无创产前检测,样本来自 62 个国家和地区。「这是全球基因技术临床应用的第一个百万,帮助避免了 1.4 万余个遗传缺陷儿的出生,标志我们向『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尹烨说。

「没有精准检测,何来精准医疗?」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教授说,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个体化医学检测管理办法及相关指南,并对实验室质量进行了评价。

「我国其实早在『十一五』时期就布局了相关研究,包括 863 计划实施的肿瘤基因组、疾病分子分型和分子分期等项目。」詹启敏说,目前我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位于国际前沿水平,分子标志物、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迅速。

多位专家指出,精准医学目前只是起步,中国仍需加强顶层设计,尤其是亟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共享临床研究资源、完善政策法规。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伽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