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加快布局精准医疗产业 从「药谷」向「医谷」转变

2016-09-30 09:28 来源:东方网 作者:乔欢
字体大小
- | +

据浦东新区消息:2015 年,生物医药领域出现了一个火热的新概念——「精准医疗」。随着精准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院士专家们建议,浦东应沿着「精准医疗」的路线,助推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重回高增长轨道。「精准医疗」能很好地契合浦东的产业优势,特别是其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医疗理念,有助于新区从单纯的「药谷」向更立体化、可持续的「医谷」转变。

精准医疗概念未确定

精准医疗概念首次是由美国国家咨询委员会于 2011 年 11 月提出的,但目前关于精准医疗还没有一个较为确切的概念和统一的标准。

精准医疗概念首次是由美国国家咨询委员会于 2011 年 11 月提出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 2015 年初的一次国情咨文正式宣布将开展精准医疗计划,此后精准医疗迅速进入社会视野。

中国科学院贺林院士认为,精准医疗就是方法和技术体系,个性化医学才是临床实践的最终目标,精准医疗为个体化医疗提供具体实施路径。

中国科学院赵国屏院士认为,精准医疗是根据『患者』在基因型、表型、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特异性,制定个性化精准预防、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的方案。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吕力琅副院长认为,精准医疗是基于基因组学的现代医学,旨在根据患者个体在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特异性而制定个性化的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和精准预防方案,而控制/攻克肿瘤是精准医疗现阶段的方向之一。

精准医疗相较于传统医疗,具有革命性的特点,医学的发展模式从过去的经验医学(基于症状和体征),到目前的循证医学(基于疾病分类类型),再发展到未来的精准医疗(基于基因和大数据分析),可以说精准医疗将是未来医学的主要发展方向,而其核心要义和最终目标是个性化医疗。

主动发现,主动治疗。中国科学院贺林院士指出,基因组学是一切新医学的基础,处于核心的地位,通过遗传咨询作为纽带,高效挖掘致病的遗传因素,并进行深入的解读,可以有效指导疾病的正确治疗。

个性用药,精确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惠汝太教授表示,我们现在所用的常规治疗方法 30%-50% 都是错的、无效的,这种情况的存在造成很大的浪费,仅美国每年就有 8200 亿美元的医疗浪费。中国科学院贺林院士表示,传统治疗模式是千人一个标准的,对一个患者药物 A 不行,用药物 B,不断的尝试。但是每个人的基因序列都不相同,序列不同当然不能用相同的药物去治疗。

定量准确,副作用小。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吕力琅副院长表示,基因突变是靶向治疗耐药的重要原因,TCGA 历时 9 年绘制出 1 万个肿瘤的组学图谱,对制定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和精准预防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基于复旦大学乳腺癌的优势学科,建立的中国人群乳腺癌的 TCGA 大数据,以及基于此平台的精准医疗诊疗平台对治疗乳腺癌意义重大。

精准医疗产业链的基础是基因检测,目前主要包括上游的设备耗材、中游的测序服务、下游的治疗服务等环节,其中基因检测是精准医疗的基础,中国科学院赵国屏院士认为,精准医疗的起源来自人类基因组测序,但不等于测序,因为基因组带来的信息是最方便,而且这个信息又可以和我们现在得到的其它大数据(包括临床数据、生活习惯的数据)结合起来。」

精准医疗进入产业化节点

不仅在目前应用成熟的前端诊断测序领域,而且在治疗领域,精准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中国科学院赵国屏院士认为:「现在测序的能力越来越强,而得到的数据越来越复杂,当我们得到这些大量的数据并有能力去分析这些数据的时候,我们就进入精准医疗的时代了。」

自从 1988 年美国能源署和国立卫生研究院率先对人类基因组开展研究以来,各国对基因组学的研究应用一直在努力推进,特别是近几年在技术取得快速突破、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纷纷抢占未来精准医疗技术制高点,在精准医疗领域不断加码。

精准医疗目前大规模产业化面临的主要困难:史无前例的高通量数据如何有效正确地解读。

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雷教授表示,我们的所谓生物医学大数据,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数据下面蕴含的机理,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探索的,如何从百万级的突变基因找到几个和我们疾病相关的突变,将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大数据的挑战还不止是量大,其中数据的复杂程度,数据的结构是不一样的,如何将非结构化数据用文字收集上来然后整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在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众所周知,人体基因组共有 23 对染色体,其中包含超过 60 亿个碱基,而目前仅有 3% 能从临床给予解释。

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李亦学主任表示:「在精准医疗研究和应用的前端,生命组学产生的大量数据以及大规模人群队列和流调产生的信息,需要标准的大数据收集技术、存储技术和大规模计算技术;而在后端,对数据分析形成可供医生使用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以及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药物靶标和生物标志物。」

多学科交叉如何紧密协同配合。中国科学院赵国屏院士表示,精准医疗要进一步拓展深入,需要应用大量生物学数据(如人类基因组数据结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强大的监测病人的技术方法(蛋白质组、代谢组、基因组、细胞分筛、分子影像)以及生物医学大数据计算分析技术,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诊断和治疗。

我国的医疗支出仍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国内精准医疗的市场规模十分庞大。

阿斯利康肿瘤事业部梁怡副总裁表示,如果对每个癌症病人在治疗的开始,都做一个基因的测序,进而推断应该选择何种治疗药物,中国在这方面还有相当相当大的距离。如果中国所有的肿瘤病人都能用基因检测来选择他的治疗方案,并对其疗效进行检测,这个市场将是几千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这个市场规模和国内药厂的规模相当。

中国版精准医疗计划出炉,政策层面规范与大力支持并举。

中国科学院丁健院士表示:「今年是执行精准医疗计划的第一年,我们现在提精准医疗其实已经具备了物质基础,比如讲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三代测序仪的面世,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医学分析方法,各种组学包括蛋白质组学、转化医学、代谢组学等等都渐趋成熟,另外我们已经进入了整个大数据时代,所有这些能够为精确医学铺平发展道路。」

浦东应加快发展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能很好地契合新区的产业优势,特别是其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医疗理念,有助于新区从单纯的「药谷」向更立体化、可持续的「医谷」转变。

沿着「精准医疗」的正确路线,助推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重回高增长轨道。

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雷教授认为,精准医疗通过对遗传个性化表象的研究之后应用到整个医学,医学将不仅仅是现在临床看到的东西,另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趋势,就是精准医疗整个指示体系对整个医学是一个比较大的革命性的转变。

中国科学院丁健院士表示,精准医疗的短期目标主要在肿瘤治疗上面,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得到创新的靶向药物,长期的目标将拓展到神经领域、代谢领域、自身免疫疾病等其它治疗领域。」中国科学院贺林院士表示:「要在起步阶段多争取更多的国家支持,还需要在起步阶段围绕精准医疗的真正方向设定好目标,用好每一笔经费。

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以肿瘤的精准医疗切入下游的应用端。中国科学院贺林院士表示,中国在设备和仪器这块很难突破,简单的测序赚的钱是非常非常有限的,方向则是在解读这一块。

注重前后两端,在构建国人精准医疗大数据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完善「精准知识库」,从简单的「治」升级到「预+治+管」,延伸并充分发挥现有的产业链优势。

中国科学院赵国屏院士表示,希望在张江形成一个从分子靶标发现鉴定开始到科研临床技术服务,到诊断检测技术产业再到临床医疗的药物开发这样一个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而在这四个层次的过程中间,建立一个生物信息技术中心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中心可以和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结合起来,将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串联成为一个系统的板块。

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雷教授表示:「我们单位这边正依托复旦大学整合了全国十几家单位一起申请了疾病研究精准医疗知识库构建项目,通过将临床数据、生物数据,加上我们的分析,把深入得到的信息数据整理出来,然后应用到临床当中。这个知识库可以找到针对疾病或者是针对用药所要得到的知识点,而这个知识库在精准医疗里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赵国屏院士表示,上海目前正在做医学科创中心的几大平台,一个是建立数据平台即生物医学大数据基础设施,另一个是生物样本库的平台,还有一个是技术的平台,还有一个监管科学平台,一定要把隐私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处理好,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精准医疗的集成应用示范体系。

中国科学院丁健院士表示,很多医疗数据都是公开的,这些数据怎么用在临床治疗现在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这些公共资源共享应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他建议,在浦东张江加快建设类似美国 NCBI 的数据库,将全国的各个医院、研究机构的研究资源(样本和信息)收集上来,通过标准化的整理,真正实现「精准医疗大数据的资源整合、存储、利用与共享平台」的建设,并在建设一定阶段后将数据源扩展至企业,打造全国性领先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基础平台,形成浦东生物医学新的核心竞争力。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陈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