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7 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进入第二天。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论坛上就推进「互联网+智慧医疗」提出六个工作重点,明确下一步工作路径。
今年 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了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开启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前不久颁布实施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为未来 15 年卫生与健康改革发展描绘了路线图。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联通共享为目标,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医疗」,使之成为联接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载体,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重点做好「6 个着力」:
首先,着力构建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其次,着力规范和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大力推动政府健康医疗信息系统和公众健康医疗数据互联融合、协同应用。
第三,着力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延伸,让老百姓实现接入互联网就接入了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在家门口享受到城市大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是着力实现「三个一」工程,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一张功能完备的健康卡,推动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和标准,切实保障国家、企业秘密和公民个人隐私,保障网络畅通。
第五是着力建设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标准是互通共享的基础。中国初步建立起适合国情、对接国际的医学信息标准体系。近日,国家发布了基于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的《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国家卫计委制定了病案首页填写质量规范,目前正在编制标准医学名称集、更新国际疾病分类操作码 (ICD-9 CM3),今年 12 月底前将全部完成。
第六是着力推进健康医疗智能设备发展应用。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生物三维 (3D) 打印技术、医用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可穿戴设备研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完善价格、医保、采购等支持政策,开展示范推广,让群众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