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挂号「全预约」,候诊 WiFi 全覆盖,医护人员手拿 PDA 扫描患者腕带,与输液签上条码核对……「智慧医院」正逐渐成为沈城各大市级医院的运作新模式,让市民求医看病过程更便捷。
目前,沈阳市医疗服务能力增长水平与快速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相比,明显滞后。如何解决?沈阳市卫计委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优化医疗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运行效率。
今年,沈阳市把「智慧医院」惠民工程建设列为重点,提出打造「智慧医院三大环境」,即数字智能的管理环境、精准高效的服务环境和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在副省级城市率先出台「智慧医院三级和二级医院评审标准」,这个评价体系包括 7 大项内容、130 余项指标。
「智慧医院」的主要手段是信息化和智能化。11 月 29 日,记者在沈阳市骨科医院采访了解到,该院利用信息化手段,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科远程会诊中心,通过微信平台答疑 2.5 万余次,开通绿色通道 2500 余次,进行疑难远程会诊 550 次,实现双向转诊 450 例,有效扩展了医疗服务半径。
目前,沈阳市属胸科医院、妇婴医院、四院等医院通过手机 APP、网站多路径,实现了预约诊疗,其中市妇婴医院实施 APP 挂号 9 个多月,5 万多人次受益。沈阳市一院、四院、胸科医院均建立自助影像、报告和化验单打印系统,减少了排队环节,改善了就医体验。
沈阳市调动社会力量,推动「互联网+医疗」模式布局,打造优势医疗资源远程会诊中心,解决医疗卫生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问题。现在,沈阳已有十余家市级医院建成了远程会诊中心,患者不用出远门,就能看知名专家。明年底前,市级医院有望全部建成远程会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