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医院,科普已成为医疗工作的一部分,并纳入医院绩效考核。」7 月 22 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秦净在中国医学科普高峰论坛上表示,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大众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意识,是公立医院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大医治未病」,立足「公益性」本质,医院将改变单纯以疾病为导向的模式,实行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建立健康导向型疾病预防模式。
秦净认为,医学科普工作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接地气」。医务人员做科普时,有时难以跳脱医学专业思维和诊疗护理流程,习惯运用大量的专业术语,采取的也是专业讲课和宣教的模式。「这样做,科普知识的传播者和受众两方面都会非常累,医生辛苦『上课』,但是老百姓听不懂。长此以往,不仅科普工作无法取得预期成效,还会让医患双方都产生挫败感。」而经过 30 多年的努力,扎根于深厚科普文化土壤上的,自发性、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普硕果积累,公立医院科普工作的「中山经验」在论坛上引起全国医学科普工作者的关注。
从 90 年代初的「纳凉晚会」开始,中山医院就致力于开展科普工作,并逐步形成了「立体综合模式」的中山医院健康教育。除了借助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等平台,医院开设健康教育讲座,成立健康教育俱乐部,建立健康教育画廊、宣传栏,利用音像网络系统播放医学科普知识,设立医学科普读物架和健康教育资料免费自取架,创立健康教育网页,下社区、进学校开展科普讲座、专家咨询、科普展览等等。中山医院还将科普融合在医疗诊治的过程当中,比如说在医生下社区进行广场义诊时,除了给病人看病,还配合以宣传板、宣传册和小讲座等形式普及医学知识。
「我们希望将科普做的『有趣』,不仅仅是受众觉得实用有趣、喜闻乐见,作为科普知识传播者,我们的医务人员应该也能在这类工作中获取乐趣和职业成就感。」秦净非常强调「自发性」的重要性。不是被「逼」完成任务,而是积极主动去钻研如何更好地策划和呈现。多年来,从漫画、小说到动画、微电影,中山医院的科普作品日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山科普达人涵盖医生、护士、医技、行政等医院各个岗位。响应「互联网+科普」趋势,医院形成了 MDT 学组、学科、亚专科、治疗小组、个人等多层面的新媒体传播互动平台。团队和个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科普先进集体、上海市医院健康教育先进集体示范单位、上海市健康教育贡献奖、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科普杰出人物奖」等荣誉,各类科普作品还斩获上海市健康传播设计大赛、上海市「健康中国、美丽上海」公益广告大赛等奖项。
「如果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能更好地让大众理解、接受我们想说的科普内容,那就值得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这和在临床上成功救治患者同样有成就感。」《腰突症的「动静』》科普作品创作团队成员中既有医生、护士,也有技术员和行政人员等,依托中山医院骨科董健教授团队 2014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果,聚焦腰椎间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术后康复方式,作品采用小品、歌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通过生活场景、锻炼模式的再现, 阐述了不同锻炼方式对康复的影响,指出了静卧、走路以锻炼腰背部肌肉促进康复的错误认识,并为我国 4000 万腰突症患者中手术治疗者的术后康复明确了正确锻炼方式。这也是 22 日下午举行的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的第四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决赛的参赛作品之一。
据悉,本次大赛共有 11 家上海医院的参赛作品入选,同时 5 家全国知名医院的科普精英将会同台表演。立足「最正宗」医学科普核心的第四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将演绎成结合小品、相声、歌舞等多种表现形式、多媒体呈现的「医学科普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