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一系列改革,提升效率、强基固本、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把医疗卫生基础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先决条件,统筹谋划,稳步落实。
这样的破局之路,不但能为经济困难地区的医改提供灵感,也能为医疗资源高地的强基层提供借鉴。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面积 2.7 万平方公里,辖七县一区,人口 265 万。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庆阳市政府通过重视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以医保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解决医改中的衔接问题,做好「三医联动」,使患者少花钱、政府能兜底、医院社会效益最大化、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庆阳市市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以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甘肃时提出的「八个着力」要求为重点遵循,在省政府的支持下,2017 年年初组建 市政府直属的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建立了统一高效的「三医联动」工作平台,积极探索以医保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民健康保障新路径。
三医联动,打出组合拳
在医保机构和职能整合之前,庆阳市由市人社局负责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市卫计委负责新农合、药品招标采购,市财政局负责医保基金管理,市发改委负责定点机构医保目录内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管,市民政局负责医疗救助。政出多门,制度衔接和经办程序繁杂,运行效率不高。
鉴于此,市委市政府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职能一次性纳入城乡居民健康保障范围,组建庆阳市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作为市政府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搭建「三医联动」平台。将分散在人社、卫计、发改、财政、民政等部门的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制定调整和集中采购配送结算、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监管、医保基金支出管理、大病医疗救助等多项职能,一次性划转整合。
市健康保障局副局长李政认为,健康保障局是市深化医改的前沿阵地、也是攻坚部队。在全面保障基本医疗保险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啃」下医改这块硬骨头,打出医保、医疗和医药三医联动的「组合拳」。在「先归口、后统一,先入轨、后规范」的原则下,按照「三步走」稳步整合基本医保制度。
医保杠杆撬动分级诊疗
支付方式改革还能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推动,引导有序就医,解决医改难题。庆阳市采取人、财、物整体托管和业务托管等多种形式,在市县级、县乡级形成较为紧密的医疗联合体,促进资源纵向流动、上下转诊。
明确市级医院负责 50+n 种疑难危重疾病及 150+n 种较重疾病的救治工作,县级医院负责 250+n 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乡镇卫生院负责 50+n 种一般疾病的诊治,实行逐级转诊。
调高基层机构医保报销比例:乡级 85%、县级 80%、市级 70%、市外 55%,对越级诊疗者大幅降低报销比例,引导群众合理就医。以单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支付方式覆盖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单病种已达到 450 种,启动了跨省异地就医及时结算。通过医保基金合理运转,降低了群众就医成本,减轻了政府在医保基金管理中的资金压力。
质价齐优提升获得感
庆阳市积极开展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八八排队」,对医务人员的考核核心指标包括用药量、抗生素使用量、激素使用量、目录外药品使用量、门诊患者输液人次比例、住院患者输液人次比例、患者自费比例、重点监控药品用药比例。对医疗机构的考核核心指标为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总门诊人次比例、次均住院费用、次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单次检查)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度等。
百元医疗收入中卫生材料费下降到 16.5 元。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较 2012 年下降了 7%。
坚持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在 2015 年已调整 3148 项医疗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庆阳市计划于 2017 年 9 月份再次调升医疗服务项目标准,降低大型设备检查及化验费用,通过积极改善医院收入构成,在政府投入不变、患者费用不升的情况下,让公立医院有更多的经费用于绩效工资发放,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同时加强医疗质量考评与医保基金支付的衔接,把医保监管措施落实到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每个环节,督促医疗机构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