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局长毛群安介绍,健康城市的理念是为了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健康新问题,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的众多城市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卫生城镇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卫生组织的经验,开始试点探索健康城市建设工作。2016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并将其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抓手,深入推进。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 版)》紧扣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旨在引导各城市改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健康服务,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实现城市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共包括 5 个一级指标,20 个二级指标,42 个三级指标,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各地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指标体系同时给出了每个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口径范围、来源部门等信息,确保健康城市评价的数据收集工作能够按照统一标准开展。
一级指标对应「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5 个建设领域,二级和三级指标着眼于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强调健康城市建设应当秉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实施「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坚持「共建共享」,发挥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的责任,共同应对城市化发展中的健康问题。同时强调预防为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指标体系要求,健康城市建设必须致力于使人们拥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用水、安全丰富的食物供应、整洁的卫生环境、充足的绿地、足量的健身活动设施、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使群众能够享受高效的社会保障、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和温馨的养老服务,营造健康文化氛围,努力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促使人们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通过这些综合措施,达到维护和保障人群健康的目的。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健康城市发展水平的基础,为健康城市发展提供导向,使其更好地契合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运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有利于及时总结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成效经验,发现薄弱环节,可以实现城市间的比较,促进城市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图片来源于:《健康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