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作并不能拯救专利悬崖边的医药企业。从大概率来讲,据统计,全球每年用于并购的支出已超过2万亿美元,但有70%?90%的并购以失败告终。
5月13日,辉瑞(Pfizer)承诺,如果成功收购其英国竞争对手阿斯利康(AstraZeneca),就会削减研发预算并在全球裁员。在收入来源面临威胁时,仅靠节流的举措,其作用将非常有限。
也许,医药行业是时候听听谷歌创始人布林的话了:成功的公司,是那些敢于想象未来,并付诸于行动的公司。尽管这有点老生常谈。
传统医药企业劫点:想象力比经验更重要
麻省理工的Hugh Herr教授在TED2014展示了一项仿生学技术,他本人做过双腿截肢手术,但演讲时在台上走来走去,极为自如,因为他的假肢使用了现在最先进的仿生学技术,这些机器可以直接从肌肉和血液中收取同步信号,并通过高速计算机把它们传感到义肢中,以确保它们与原生腿几无二致。
非常明显,医药行业需要的是“摧毁性的技术”,在造富人类的同时,自己也大把赚钱。但是,几乎没有听到医药巨头推出类似的技术。也许,医药行业可能行业性地整体陷入“创新者的窘境”。它们都拥有优秀的管理者,但是,良好的管理却极可能导致这些企业的衰败。因为,摧毁性的技术和破坏性的创新很难生发于此。
与此同时,一拨以想象力著称的家伙——IT、互联网企业——正大步跨进医疗健康领域。
据报道,仅仅是移动医疗App,目前国内的已达2000多款,而且隔三叉五就能看到小团队推出“令人期待”的新应用。而放大到热得一塌糊涂的全球医疗健康行业,巨头们也早已重金布局,投入之大也许超乎你想象。
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哪?
首先其冲的,当然是想象力,建立在虚拟经济基础上的互联网企业,将为医药行业带来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其次,这些企业也不怎么缺钱,动辄也是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而风投对他们似乎也特别大方。
以谷歌、苹果、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正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切入医疗健康领域。宣扬想象力的谷歌,不仅自己直接鼓捣各种医药产品或服务,而且投资了至少12家的新创企业。以软硬一系化著称的苹果,也研发神秘产品。
这些企业无不掌握着海量的用户信息,而且正大力搜集与医疗健康相关的数据,虽然目前大处于信息的收集和初步分析阶段,但在未来,随着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它们在健康监管、追踪甚至医药研发方面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变革,并非空想。
大盘点:哪些跨界玩医疗的互联网巨头
大撒网的谷歌
5月14日,谷歌宣布Glass全美开放购买,售价1500美元(约9341元)。而Google glass已经在引领医疗领域的革命,比如,2014年初波士顿的贝斯以色列医院已经把病人的二维码放在病房外,以便戴着Google glass的医生可以即时访问病历和X光片。外科医生带上眼镜进行手术,手术的画面就可以现场直播给实习医生,由此训练实习医生。随着更多应用的推出,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功能将势必进一步扩大。
2013年9月,谷歌成立抗衰老研究公司Calico,主要进行人类衰老及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试图延长人类寿命。今年,谷歌还推出了以胃酸供电的可吞服智能药丸。
此外,谷歌还投资了至少12家医疗健康行业的新创企业。
1)Flatiron Health:2014年5月8日,Google Ventures领投了用大数据服务肿瘤医疗行业的创业公司Flatiron Health的 1.3 亿美元 B 轮融资,并确认这是其迄今为止对医疗软件公司的最大一笔投资。
2)23andMe:一家为客户提供完全个人化DNA测试服务的公司,客户只需邮寄一份自己的唾液样本并支付99美元,即可进行DNA测试。
3)One Medical:面向病情稳定或者处于亚健康的人群,提供完善透明的就诊服务。
4)Foundation Medicine:一家提供癌症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的公司。
5)Adimab:一个完全集成的、以酵母为基础的抗体筛选平台,其建立了一个综合的免疫系统,可以帮助制药公司开发未来抗体药物。
6)Doctor On Demand:提供医生视频咨询服务。
7)DNAnexus:一家致力于打造云端 DNA数据库的创业公司。
8)iPierian:一家利用细胞编程技术,通过修改基因来治疗疾病的生物技术创业公司。
9)Predilytics:一家信息技术公司,为医疗保健行业的从业者提供解决方案。
10)Rani Therapeutics:专注于研发多肽、蛋白、抗体、RNAi、疫苗等药物的口服制剂。
11)SynapDx:试图结合血液测试、基因活性图谱及高等生物信息学技术,让家长和医生能够以比现有的方式更快、更早的诊断自闭症儿童,从而提升治愈可能。
12)Transcriptic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实验室自动机和虚拟化技术”——换句话说,使科学家能够利用他们的笔记本电脑进行生物学研究。
苹果:闷声造大器
尽管iWatch传闻已经飞了几年,尽管脱胎于此的山寨智能手表都来了,就是不见佛祖真身。虽然极为低调,但苹果对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视,则是显而易见的。据《纽约时报》报道,苹果曾在2013年12月与FDA探讨移动医疗应用,希望获得相关的许可,而苹果方面的参会人员包括去年加盟的迈克尔-奥赖利(Michael O'Reilly),此前曾担任血氧浓度计厂商Masimo负责医务工作的执行副总裁和首席医务官。
据外媒报道,苹果正在全力打造医疗方面的硬件产品。事实上,苹果已在美国获得心率监测专利授权。此外,据说iOS8平台将内置一款应用“Healthbook”,可通过传闻中的iWatch智能手表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
社交老大已收购芬兰创业公司ProtoGeo Oy,后者为健康类移动应用Moves的开发商。Moves是一款可以记录用户每天运动轨迹和行走步数的健康类应用。
微软
个人健康管理平台HealthVault推出以来,微软一直在完善这一服务,并豪言要发展成为类似于PayPal和Visa一样的品牌,为医护人员提供所需信息以向患者提供尽可能最好的医疗服务。此外,微软家庭游戏健身服务XboxFitness用户数量已超过150万,有报道称,微软还将推出移动版本。
亚马逊
虽然并未发现亚马逊直接投资医疗健康行业的纪录,但其创始人贝索斯已投资医疗门诊公司Qliance和医生预约网站ZocDoc。
三星
其推出的健康跟踪应用S-Health已获得获得FDA批准。近日,三星高调宣布进军生物医药,投20亿据称其在生物制药领域内的投资至少达到20亿美元。三星表示,其长期目标是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制药公司。不过目前的核心仍是开发生物仿制药品。
阿里巴巴
最近欲以超千亿美元估值上市的阿里巴巴,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近年并购频繁的阿里系,在进入医疗健康领域仍以并购实现大跃进,2014年初投资并控股的中信21世纪,即将更名为“阿里健康信息技术”。媒体评论称,阿里巴巴将会利用云服务和大数据,帮助中信21世纪的“医疗监管码”的应用功能变得更加丰富和智能。双方很有可能建立一套医疗健康信息化标准,让后来者只能跟随而无法超越。
百度
手机百度iBreath测试视频曝光,视频中测试者仅需对着手机百度呼一口气,手机百度随即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和专家建议输出一份健康分析报告。令网友直呼“太牛逼”。而百度更大的一盘棋,是意欲构建健康云体系,并已经联手多家企业,包括手环、体重秤、血压计、体温测量仪等产品的厂商,为用户接入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