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盈利僵局或由团体市场打破

2014-12-08 20:53 来源:健康界 作者:村夫日记
字体大小
- | +

从专业程度上来分,移动医疗设备可以分为健身类的(比如Fitbit),初级疾病管理类的(比如智能血压计),以及临床症状监测类(比如梅奥诊所开发的心脏支架手术术后跟踪产品)。中国市场上除了被电子硬件厂商争抢的第一类,受到投资界较多关注的是第二类,而第三类基本上还是空白,没有真正能够影响到临床决策的产品。三类产品的定位人群是逐步收窄的,从第一类定位大众,到第二类针对慢病人群,再到第三类针对某一患病人群。

第二类产品有三个市场特征,功能局限,高度雷同,服务乏力。最常见的功能是三类测试,血压、血糖和心电图。每个领域都有多家初创公司在做,比如血压领域有康康血压、37血压、MUMU血压、心云等,而血糖类有糖护科技、糖主任等。这其中少数获得融资,大部分仍然在寻找方向。

中国的状态是大部分企业仍然把精力集中在技术开发和产品上,且专注于产品的功能本身,而不是其转化为第三类的可能--走临床精确性路线。在市场相对不成熟的前提下,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定位初级疾病管理是一个折中,比第一类大众产品更加专业,但比第三类所需的临床实验和投入低,客户群更大。

但目前市场似乎陷入了一个僵局。很多非常相似的产品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大部分等待融资。投资者的选择面看似很广,其实真正投下去的却很少。因为这些产品过于雷同,和移动端相连,靠个人付费,盈利上难有突破。少数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单个领域里的领头羊来"占坑",毕竟在移动医疗浪潮中,提前布局总是有利的。

从美国的移动医疗蓬勃发展来看,产品本身的突破可能性并不大。一种做法是通过整合功能打造"一体",集中提供多种指标的追踪再做成平台;另一种则是走专业路线,FDA认证,加高门槛,前期投入可能更大,但后期被医生认可后成为付费项目,用户群稳定且竞争壁垒高。

这两种路线目前在中国都比较难。如果要做成集中平台,中国尚不具备这种条件,健康追踪还没有在慢性病群体中形成大规模应用,数据零散不全,用户粘性差。第二种路线投资大,需要传统医疗企业扶持,且最大的问题是能不能突破进入医院。中国的医院仍处于医疗开支愈大赚钱越多的状态,在没有转变为价值医疗之前,医院难有动力去接受控费的辅助产品。

剩下的途径只有服务,这或许能改变靠个人买单导致的盈利僵局。不止移动医疗存在个人买单难以做大这种情况,过去几年风投追捧的包括订餐类、垂直电商等领域,最后证明都是靠(团体)企业大客户才能保证规模和发展速度。

对于移动医疗来说,可能的团体买单者有两种。

第一种是药企。未来卖药会变难,医药分开虽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基本市场共识未来分开是迟早的事情,关键看操作的力度和时间窗口。现有的卖药模式无法持续,未来价值和服务营销会发展起来。药企可能会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接近用户,慢性病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能绑定药企这条通道,借由医院专业平台推荐给用户,并真正和服务联动,让数据被医生利用,或许可以找到一条支付的途径。

第二种是雇主。相比上面药企,雇主的需求可能需要更多政策变化来推动。雇主的需求比较直接,目前最初步的服务是提供类似一体功能的产品,作为企业帮助用户自查健康的工具。团体市场潜力很大,且购买力超过个人。如果能把产品和团体医疗保险或者体检项目绑定,这条道路的规模扩张速度会远远超过个人。

第三种是医疗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是美国移动医疗的主要推手,但在中国,由于保险公司较为弱小,短期内还不能成为主要的推动力。保险公司对用户有着很大的控费需求,因为这意味着其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强弱。医疗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在团体上,所以会是移动医疗的主要购买方。如果政策能在短期内提供一定的突破,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也将获得一定的发展,这对移动医疗的发展将是利好。

总之,移动医疗的盈利僵局在短期内很难获得较大的突破,但不排除政策面的改变会为整个市场带来新的机会。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可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