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天是谁?丁香园的创始人。丁香园是干什么的?医生们都知道。全国260万医生,有200万是丁香园的会员。
“出来创业你妈知道吗?”
2000年,李天天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一名硕士生,学习肿瘤免疫。那时,他最大的痛苦的是写论文难,查资料难,学肿瘤免疫的同行为数不多,全国各地交流难。
李天天找到了网易的免费空间,建了一个个人网站,起名为“丁香园”。他开始把自己学术研究中的一些心得发到上面,贡献查找医学文献的办法,没想到一下子吸引了全国范围的医生网友。
“我没见过丁磊,如果有机会见到,我一定要感谢他,没有网易的免费空间就没有丁香园。”李天天说。
“很多人问丁香园姓丁是不是因为丁磊,那个真的不是,我们哈大校园里最多的就是丁香花。”
李天天特别能说,他说那是因为自己读大学的时候为了挣钱做过导游。做导游的后遗症是至今他闭着眼睛都能知道哈尔滨一日游该怎么走,当然,最重要的是做导游让他有钱来补贴丁香园这个越来越火的网站。
最疯狂的时候,李天天白天做博士论文,晚上8点到12点的时间维护网站,同时他还邀请自己当导游时认识的“老外”,客串当地第一所英语培训班的外教,读一个医学博士加三份额外工作,让李天天感到自己必须对未来做出一个选择。
是跟大多数同学一样出国读博士后,还是把已经赢利的英语培训公司做大做强,哪一个选择看起来都很“高大上”,但是李天天最后选择了和丁香园的100多万医生网友在一起,为了专心办丁香园,他放弃了马上要到手的博士学位。
放弃一个医学博士内心有多煎熬,只有学医的人能理解。不久前李天天在英国遇到了一个出来创业的医生,李天天问他,“出来创业有没有告诉你妈?”那个英国医生说,“当然不能说,不过事后我妈知道了,哭得不得了。”
“我做丁香园不是做生意”
李天天说,“我”就是用户,我做丁香园不是做生意,“我是在做我自己”。
李天天读了八年医学院,当过住院医生,他知道医生的苦和累。正因为他了解医生,全国上百万的医生才愿意聚在李天天的丁香园。
打算创办公司运营丁香园之前,他从北到南,坐火车把丁香园上认识的网友见了一遍。
所有的医生网友都支持他出来干,杭州一家医院的一位医生干脆辞职跟他一起干,丁香园就这样落户在了杭州。杭州市科技局免费提供了一间办公室给他们创业。这段经历让李天天至今对网上认识的陌生人充满谢意,因为他的合伙人都是在网上聊天认识的,他的用户也是在网上聊天认识的,他觉得网友当中充满了好人,能人。
李天天至今保留着一个特殊的爱好——“见网友”。他到世界各地,全国各地见网友,到一个地方,附近的医生会坐一两个小时的车赶来聚会,“这个方法很土,但很有效。”李天天说,他喜欢跟医生见面聊天,了解他们需求。
一个200万医生的社区怎么管理?怎么让医生的学术价值得到体现?怎么让医生们从交流中真正得到干货?怎么杜绝医药代表和医药广告浑水摸鱼?李天天说,他的团队花了14年时间,其实说到底只办了一件事,建一个医生的自治体系。
按照医生的学术分工,丁香园分100多个板块,有400多个版主。版主负责为医生们发表的文章打分,这些分数到底有值多少钱?丁香园开一个学术会议,所有人都会为那个发表文章最好最多,得到积极分最高的医生起立鼓掌。
从文献检索扩展到专业论坛,又进一步覆盖了求职信息、耗材订购、药品查询等领域,李天天只有一件事情是不做的,“如果我们的服务不是医生们想要的,即使赚钱,我也不要。”
因为微信,李天天认同了马化腾
今年9月份,丁香园获得腾讯7000万美金的注资,成为该领域目前为止最大的一笔融资。
其实腾讯四年前就表达过投资意向,李天天谢绝了。“我们已经开始赢利,当时不缺钱,更重要的是,那时没有想好一起做什么。”
作为在互联网领域深耕14年的“老人”,李天天对时下流行的互联网思维和一夜暴富的商业模式表示不懂。
找我们的风投很多,但是那些三年就想IPO的,我们一律谢绝了,我觉得天底下没有那么便宜的事。之所以选腾讯,李天天也是因为微信起来以后,认同了腾讯“连接人与技术、人与人、人与服务”的理念和目标。
我跟马化腾说,我们早就实现了持续规模化盈利,之所以继续融资,并不是要做烧钱的“大公司”,而是希望有耐心地在医疗健康领域做更多有价值的事,做真正有价值的医疗服务。
对话李天天|“医生始终都是我们服务的核心”
记者:为什么这么多医生要选择丁香园?
李天天:医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行业,我们不可能从一本教科书上学习怎么治病。
教科书只告诉我们最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每一个来的病人对我们来讲都是陌生的,医学本身更新的速度很快,每个病患都是不标准的,像老年人高血压、孕妇高血压、青少年高血压这三类病人都不一样,医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很浅,工作之后更多的是从实践经验中学,这个学习的过程很长也很难,必须在专业领域很长时间才有感觉。
丁香园很看重对医生的专业需求,建立了平台供大家讨论,表达想法,投入了大量资源帮助医生获取前沿学术方面的信息。例如,丁香园组织医生分析讨论病历,这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很方便,也能实时互动,能看到平时工作中忽视的细节或罕见病历,这个帮助是巨大的。医生也可以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发到平台上,听周围的人怎么看,大家分析观点后发现学到的东西比在书本上、自己摸索快很多。
从2011年开始,我们又进军移动互联业务,陆续推出“用药助手”“医学时间”“丁香医生”等App产品。今天,一名医生在手机上就能看大量的学术资讯、买科研用试剂甚至找工作。因此,许多医生能在丁香园里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记者:丁香园的未来是如何定位的?丁香园将通过什么手段和方式实现发展定位?
李天天:医生始终都是我们服务的核心。
医生在服务中占据信息、服务的主动权。医疗服务是一种半强制服务,患者基本没有选择权,所以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是最关键的。丁香园未来发展有三个目标,一是会把自己定位成行业内跟医生沟通、信息流通的桥梁和渠道;二是要扮演一个可靠权威的信息源的角色。因为目前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夸大、错误的医疗信息,我们要在互联网行业提供我们和中国医生共同撰写的科学权威内容,包括疾病、药品、健康的知识;三是做医生和患者之间线下的互动,通过线上的手段来进行流程的管理,建立医生和患者之间长期、稳定的“熟客”关系,把丁香园变成一个医生和患者之间深度互动的平台。
记者:丁香园与腾讯合作互相能从对方获取什么?
李天天:我们与腾讯的合作更像是二次创业。丁香园将借腾讯提供的入口,切入大众健康市场。微信会根据丁香园医疗产品的不同属性设计不同应用场景,比如查询药品知识库、查询医疗知识库,且会根据需求,确保患者通过手机能够快速找到要找的人和跟疾病相关的信息。
未来腾讯可能将以微信端收集健康数据,再借助丁香园的资源,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通过微信、手机QQ等平台打造专业的移动医疗平台。
我认同医疗行业O2O的发展模式,在线问诊无法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但是打通线上线下却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我们与腾讯的合作会考虑做O2O结合的服务模式。但并不会像阿里一样做挂号、药品交易等非核心医疗服务,而是关注医疗服务本身。
记者:丁香园进军互联网医疗是否意味着会像很多互联网企业一样,在居家候诊、慢病管理、线上线下医疗以及穿戴式设备等领域有所涉足?
李天天:医疗服务分成核心和非核心两块。非核心是包括挂号、支付、在手机上看化验单、检查单,在手机上发送用药、吃药的提醒,甚至买药下订单,这些完全可以在手机上实现,极大提高用户的体验,增加了便利性,降低了繁琐度,提高了效率。但核心医疗服务就一条,是患者跟医生之间的交流。
丁香园更专注于撬动医疗核心。丁香园14年来都是为医生服务,保证医生的交流和学术研讨。之后会去做患者这一块,从信息来讲,会提供科学、可靠的医学知识,让老百姓真正了解疾病、药品、健康。我们不会去做线上的基于新患者的医患互动,但会做基于老患者的线上管理。
第一家丁香诊所将建在杭州,目前还在审批,将来医生可能是全职也可能是兼职。以后在丁香诊所开展医疗服务,后续服务的跟进比如法律纠纷的处理、个人税务、电话的跟踪随访,丁香园会去尝试。